2.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
2.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
103
2.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
数能进行运算,因为有了运算而使数的威力无穷,与数的运算类比,向量是否也能进行运算呢?人们从向量的物理背景和数的运算中得到启发,引进了向量的运算。
下面我们学习向量的线性运算。
2.2.1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
如图 2.2-1,某对象从 A 点经 B 点到 C 点,两次位移 AB、BC 的结果,与 A 点直接到 C 点的位移 AC 结果相同。
图 2.2-2 表示橡皮条在两个力的作用下,沿着 GC 的方向伸长了 EO;图 2.2-3 表示撤去 和 ,用一个力 F 作用在橡皮条上,使橡皮条沿着相同的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。
改变力 F 与 、 的大小和方向,重复以上的实验,你能发现 F 与 、 之间的关系吗?
91
104
CHAPTER 2
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4
力 对橡皮条产生的效果,与力 与 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,物理学中把力 叫做 与 的合力。
合力 与力 、 有怎样的关系呢?由图 2.2-4 发现,力 在以 、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,并且大小等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。
数的加法启发我们,从运算的角度看, 可以认为是 与 的和,即位移、力的合成可看作向量的加法。
如图 2.2-5,已知非零向量 、,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A,作 AB = ,BC = ,则向量 AC 叫做 与 的和,记作 + ,即
+ = AB + BC = AC
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,叫做向量的加法,这种求向量和的方法,称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。
位移的合成可以看作向量加法三角形法则的物理模型。
- 如图 2.2-6,以同一点 O 为起点的两个已知向量 、 为邻边作 □OACB,则以 O 为起点的对角线 OC 就是 与 的和。我们把这种作两个向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。
你能从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,说明规定的合理性吗?
力的合成可以看作向量加法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物理模型。
对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 ,我们规定
+ = + =
例 1 如图 2.2-7,已知向量 、,求作向量 + 。
作法 1: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O(图 2.2-8),作 OA = ,AB = ,则 OB = + 。
105
第二章 平面向量
作法2
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(图2.2-9), 作, . 以OA, OB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OACB, 连接OC. 则.
如图2.2-10, 当在数轴上表示两个共线向量时, 它们的加法与数的加法有什么关系?
由例1可知, 当a, b不共线时, .
一般地, 我们有
.
探究
当向量a, b处于什么位置时,
(1) ;
(2) (或).
我们知道, 数的运算和运算律紧密联系, 运算律可以有效地简化运算, 类似的, 向量的加法是否也有运算律呢?
93
106
CHAPTER
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4
探究
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,即对任意 ,有
任意向量 的加法是否也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?请画图进行探索。
如图 2.2-11,作 ,,以 AB,AD 为邻边
作□ABCD,则 ,。
图 2.2-11
因为 ,
,
所以 。
由图 2.2-11,你能否验证
?
综上所述,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。
例 2
长江两岸之间没有大桥的地方,常常通过轮渡进行运输。如图 2.2-12 所示,一艘船从长江南岸 A 点出发,以 5 km/h 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,同时江水的速度为向东 2 km/h。
(1) 试用向量表示江水速度、船速以及船实际航行的速度(保留两个有效数字);
(2) 求船实际航行的速度的大小与方向(用与江水速度间的夹角表示,精确到度)。
解:(1) 如图 2.2-13 所示,AD 表示船速,AB 表示水
94
107
第二章 平面向量
第二章
速,以AD、AB为邻边作□ABCD,则AC表示船实际航行的速度。
图 2.2-12
图 2.2-13
(2) 在Rt△ABC中,||=2,||=5.
所以 ||=
=
=≈5.4.
因为 tan∠CAB=,
由计算器得 ∠CAB=70°.
答:船实际航行速度的大小约为5.4 km/h,方向与水的流速间的夹角为70°.
练习
- 如图,已知、,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作出+.
(1) (2) (3) (4)
(第1题)
- 如图,已知、,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+.
(1) (2)
(第2题)
95
108
CHAPTER 2
3.根据图示填空:
(1) a+d= _______;
(2) c+b= _______.
(第3题)
(第4题)
4.根据图示填空:
(1) a+b= _______;
(2) c+d= _______;
(3) a+b+d= _______;
(4) c+d+e= _______.
2.2.2 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
向量是否有减法?如何理解向量的减法?
我们知道,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。向量的减法是否也有类似的法则?
与数的相反数类似,我们规定,与长度相等,方向相反的向量,叫做的相反向量,记作。由于方向反转两次仍回到原来的方向,因此和互为相反向量,于是。
我们规定,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。
109
第二章 平面向量
第二章
任一向量与其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,即
a + (-a) = (-a) + a = 0.
所以,如果a,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,那么
a = -b,b = -a,a + b = 0.
我们定义
a - b = a + (-b),
即减去一个向量相当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.
如图 2.2-14,设向量 AB = b,AC = a,则 AD = -b,由
向量减法的定义知,
AE = a + (-b) = a - b.
又
b + BC = a.
BC = a - b.
由此,我们得到 a - b 的作图方法.
如图 2.2-15,已知 a,b,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O,作
OA = a,OB = b,则 BA = a - b. 即 a - b 可以表示为从向量 b
的终点指向向量 a 的终点的向量,这是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.
(1)在图 2.2-15 中,如果从 a 的终点到 b 的终点作向量,那么所得向
量是什么?
(2)改变图 2.2-15 中向量 a,b 的方向,使 a//b,怎样作出 a - b 呢?
例 3 如图 2.2-16(1),已知向量 a,b,c,d,求作向
量 a - b,c - d.
作法:如图 2.2-16(2),在平面内任取一点 O. 作 OA = a,
OB = b,OC = c,OD = d. 则
97
110
CHAPTER
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4
图 2.2-16
例 4 如图 2.2-17,□ABCD中,,。
你能用,表示向量,吗?
解: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,我们知道
;
同样,由向量的减法,知
。
练习
- 如图,已知,,求作。
(1) (2) (3) (4)
(第1题)
- 填空:
______;
______;
______;
______;
______;
- 作图验证:。
98
111
第二章 平面向量
2.2.3 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
已知非零向量,作出++和()+()+().你能说明它们的几何意义吗?
\begin{center}
\includegraphics[width=2cm]{images/2.2-18.png}
图2.2-18
\end
由图2.2-18可知,=++=++.类似数的乘法,我们把++记作3,即=3.显然3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,3的长度是的长度的3倍,即|3|=3||.
同样,由图2.2-18可知,=++=(–)+(–)+(–),即(–)+(–)+(–)=3(–),显然3(–)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,3(–)的长度是的长度的3倍,这样,3(–)=-3.
一般地,我们规定实数λ与向量的积是一个向量,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(multiplication of vector by scalar),记作λ,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:
(1) |λ| = |λ||| ;
(2)当λ>0时,λ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;当λ<0时,λ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.
由(1)可知,λ=0时,λ=.
根据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,可以验证下面的运算律,设λ,μ为实数,那么
(1) λ(μ)=(λμ);
(2) (λ+μ)=λ+μ;
(3) λ(+)=λ+λ.
特别地,我们有
(–λ)=–(λ)=λ(–).
λ(-)=λ-λ.
99
112
CHAPTER
思考?
你能解释上述运算律的几何意义吗?
例5 计算:
(1) (-3) × 4a;
(2) 3(a + b) - 2(a - b) - a;
(3) (2a + 3b - c) - (3a - 2b + c).
解:
(1) 原式 = (-3 × 4)a = -12a;
(2) 原式 = 3a + 3b - 2a + 2b - a = 5b;
(3) 原式 = 2a + 3b - c - 3a + 2b - c
= -a + 5b - 2c.
思考?
引入向量数乘运算后,你能发现数乘向量与原向量之间的位置关系吗?
对于向量 ()、,如果有一个实数 ,使 ,那么由向量数乘的定义知, 与 共线。
反过来,已知向量 与 共线,,且向量的长度是向量 的长度的 倍,即 ,那么当 与 同方向时,有 ;当 与 反方向时,有 。
综上,如果 () 与 共线,那么有且只有一个实数 ,使 。
例6 如图 2.2-19,已知任意两个非零向量 、,试作 ,,。你能判断 A、B、C 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吗?为什么?
分析: 判断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,主要是看这三点是否共线。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,如果能够判断第三点在这条直线上,那么就可以判断这三点共线。本题中,应用向量知识判断 A、B、C 三点是否共线,可以通过判断向量 AC、AB 是否共线,即是否存在 ,使 成立。
100
113
第二章 平面向量
第二章
解:分别作向量OA、OB、OC,过点A、C作直线AC(如图2.2-20)。观察发现,不论向量、怎样变化,点B始终在直线AC上,猜想A、B、C三点共线。
事实上,因为=-
=+2-( +)
=.
而 =-
=+3-( +)
=2,
于是 =2.
所以,A、B、C三点共线。
你能解释它的几何意义吗?
向量的加、减、数乘运算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,对于任意向量、,以及任意实数λ₁、μ₁、λ₂、μ₂,恒有
λ₁(μ₁+μ₂)=λ₁μ₁+λ₁μ₂. ●
例7 如图2.2-21,□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M,且=,=,你能用、表示、、和吗?
解:在□ABCD中,
=+=+,
=-=-.
又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,
∴ =
=(+)
=+;
==(-)
=-;
==+;
=-=-=-+.
101
114
CHAPTER 练习
任画一向量e,分别求作向量a=4e,b=-4e.
点C在线段AB上,且,则AC=____AB,BC=____AB.
把下列各小题中的向量b表示为实数与向量a的积:
(1) a=3e,b=6e;
(2) a=8e,b=-14e;
(3) ,;
(4) ,.判断下列各小题中的向量a与b是否共线:
(1) a=-2e,b=2e;
(2) a=e1-e2,b=-2e1+2e2.化简:
(1) 5(3a-2b)+4(2b-3a);
(2) ;
(3) (x+y)a-(x-y)a.已知向量, (O,A,B三点不共线),求作下列向量:
(1) ;
(2) ;
(3) .
102
115
第二章 平面向量
第二章
习题2.2
A组
设a表示“向东走10km”,b表示“向西走5km”,c表示“向北走10km”,d表示“向南走5 km”。试说明下列向量的意义:
(1) a+a;
(2) a+b;
(3) a+c;
(4) b+d;
(5) b+c+b;
(6) d+a+d.一架飞机向北飞行300km,然后改变方向向西飞行400km,求飞机飞行的路程及两次位移的合成。
一艘船以8 km/h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,同时河水的流速为2 km/h。求船实际航行的速度的大小与方向(精确到1°)。
化简:
(1) AB+BC+CA;
(2) (AB+MB)+BO+OM;
(3) OA+OC+BO+CO;
(4) AB−AC+BD−CD;
(5) OA−OD+AD;
(6) AB−AD−DC;
(7) NQ+QP+MN−MP.作图验证:
(1) ;
(2) .已知向量a,b,求作向量c,使a+b+c=0。表示a,b,c的有向线段能构成三角形吗?
作图验证:b−a=−(a−b).
已知a,b为两个非零向量,
(1) 求作向量a+b及a−b;
(2) 向量a,b成什么位置关系时,|a+b|=|a−b|(不要求证明)。化简:
(1) 5(3a−2b)+4(2b−3a);
(2) 6(a−3b+c)−4(−a+b−c);
103
116
CHAPTER 2
(3)
(4)
已知 , , 求 , 与 .
已知 的对角线 和 相交于 , 且 , , 用向量 , 分别表示向量 , , , .
中, , , 且与边 相交于点 , 的中线 与 相交于点 . 设 , , 用 , 分别表示向量 , , , , , , .
B 组
飞机从甲地以北偏西 15° 的方向飞行 1400 km 到达乙地, 再从乙地以南偏东 75° 的方向飞行 1400 km 到达丙地, 试画出飞机飞行的位移示意图, 并说明丙地在甲地的什么方向? 丙地距甲地多远?
已知 , 是非零向量, 与 一定相等吗?为什么?
如图, , .
求证: .
- 根据下列各个小题中的条件, 分别判断四边形 ABCD 的形状, 并给出证明:
(1) ;
(2) ;
(3) , 且 .
- 已知 O 为四边形 ABCD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, 且向量 , , , 满足等式 .
(1) 作图并观察四边形 ABCD 的形状;
(2) 四边形 ABCD 有什么特性? 试证明你的猜想.
104
